一部《羋月傳》,有人看懂了纏綿悱惻的愛情,有人看懂了你死我活的爭斗,有人看懂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卻并沒有多少人,真正看懂秦王宮里的魏夫人魏琰。
宮斗戲泛濫的當(dāng)下,劇中的“大反派”似乎總帶著一種似笑非笑、笑而陰險的詭異面孔,似乎總用著一種“我死也不讓你好過”的蹩腳手段,似乎總擺脫不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凄慘命運(yùn)……
按照這樣的標(biāo)準(zhǔn)比對,《羋月傳》中的魏夫人似乎也是這樣:面容姣好但笑里藏刀,用盡手段挑撥羋月和羋姝兩姐妹以及宮中其他女子間的關(guān)系,最終的結(jié)局也令人唏噓。但不同于簡單將爭斗當(dāng)愛好的清朝后宮嬪妃們,魏夫人的笑、心機(jī)、命運(yùn)里,還帶著些許宿命、些許沉重。
還是先讓我們從“補(bǔ)課”開始。
這是一幅戰(zhàn)國七雄的地圖,魏夫人魏琰的祖國是魏國,恰在七國的最中心。當(dāng)魏國國力強(qiáng)盛時,這樣的地理位置可以被表述為“左右逢源”,國力衰微時,就是“虎狼換伺”。魏琰嫁入秦王宮時,也正是魏國走下坡路之時,如若不然,在《羋月傳》開篇伊始,魏國也不會向楚國求親,其實(shí)說是求親,只不過是魏國想抱楚國的“大腿”,一方面用來自保,另一方面鉗制另一個超級大國秦國。
隨姐姐嫁入秦王宮的魏夫人也同樣如此:她既想為故國謀利益,也想在后宮立足,進(jìn)而讓自己的子嗣成為太子,繼承大統(tǒng)。在如此險惡的環(huán)境下,非但不是和平時期的后宮娘娘們可比,即便是頂級政治間諜、縱橫家,想要全身而退,都要費(fèi)些腦筋。
如此想來,魏夫人處心積慮地想要置楚國羋氏于死地也就可以理解了。這哪里是什么小女子間的爭風(fēng)吃醋、玩弄心機(jī)?分明就是兩個派系的明槍暗箭、更是兩個國家間的明爭暗斗!
只可惜,魏夫人終究敵不過擁有“主角光環(huán)”的羋氏姐妹,最后落得個家破、國滅、自弒的下場。實(shí)際上,這樣的結(jié)局早已注定,從魏夫人出生在戰(zhàn)國,又墜落在魏境,最終嫁入秦王宮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注定……西方人眼中,魏夫人或許會被描畫為如安德洛瑪刻、哈姆雷特一樣的悲劇英雄,但在中國的歷史車輪下,她只是一抔早已被掩蓋的塵土,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
說完了魏夫人的悲劇氣質(zhì),再說說飾演魏琰的演員馬蘇的氣質(zhì)。
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馬蘇曾表示,自己從未出演過這樣的超級大反派,以往扮演的角色也是如《北京青年》里的權(quán)箏、《新白發(fā)魔女傳》里的練霓裳、《心花路放》里的莎莎一樣的“女漢子”,因此她一開始是拒絕的,但考慮到演員總要嘗試不同的角色、涉獵不同的領(lǐng)域、打造更多的可能,因此心一橫,接下了這一角色。此番出演看似心機(jī)重重但很有宿命感、悲劇色彩的魏夫人,其實(shí)是其演藝路上的一次大突破,將來,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全面、能夠駕馭各種角色類型的馬蘇。
生活中的馬蘇,是演藝圈里人盡皆知的“神經(jīng)大條”,平日里不拘小節(jié)、大大咧咧,有她的地方就有搞怪、呆萌、歡樂,拍戲時是劇組里的“開心果”。
平日里的馬蘇自稱為“女漢子”,大家稱她為“拼命三郎”,也有人叫她“馬漂亮”。其實(shí)馬蘇的柔情處處可見。她有時會如鄰家姐姐般親切溫暖,有時也不乏專業(yè)鎂光燈映照下的冷艷魅惑,當(dāng)然更少不了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墨鏡大咖明星范兒,活脫脫一個“百變女王”。
就在近期,馬蘇又馬不停蹄奔赴韓國首爾拍攝了一組時尚大片,鏡頭下的她笑容洋溢,與手中那一抹柔美的“玫瑰金”相互映襯,盡顯深冬午后陽光下的輕松愜意。誰說“女漢子”不能懷揣一顆少女心?誰又說“拼命三郎”不能做自己的“小公舉”?戲里戲外的馬蘇就是這樣很多面,卻又總能糅合得恰到好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