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山河故人》還是《德蘭》、《少年巴比倫》等,影片中董子健所展現(xiàn)出來的超齡演技均讓人印象深刻,其超齡的演技得源于其超齡的人生體驗和感悟,而超齡的體驗和感悟又無不得益于其細致入微的采訪工作。為了更好的詮釋角色、描摹內(nèi)心情感,董子健總是會主動去了解角色相關(guān)人物,他自曝最喜歡采訪形形色色的鮮活人物,并把不同年齡、職業(yè)、背景的人物經(jīng)歷和情感融入角色當中。
拍《山河故人》
——采訪身邊ABC挖掘其內(nèi)心世界,把復雜內(nèi)心融入戲中
《山河故人》中,董子健飾演從小移民澳洲的漂二代,與父輩、與故土之間有著深沉的疏遠感和孤獨感。為了演好該角色,董子健不僅主動去了解時代背景、給角色做人物小傳,還積極聯(lián)絡(luò)并采訪身邊的ABC朋友,挖掘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我有個朋友,他算是中國人,媽媽是香港人,爸爸是日本人,但不會說中國話,一直生活在日本,后來回來上的學。跟他聊他以前的一些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像他這樣的人很難被接近,因為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不安,表面上感覺樂呵呵,內(nèi)心其實很復雜,越是激烈的時候,表面越是很平靜。他比別人接觸的更多,比別人經(jīng)歷的更多,他經(jīng)歷的一切讓他去克制住他自己的情感”。
而在演繹角色的時候,董子健就把年輕華人外在冷靜、內(nèi)心卻波濤洶涌的情緒融入戲中,就連備受爭議的“忘年戀”也顯得流暢自如、毫無違和感,而深深打動人心,“碰到一個有著同樣孤獨感的人,他們就像遇到知音,真的會愛上跟自己有相同經(jīng)歷的人”。而董子健清新老道的超齡演技也收獲好評如潮。
拍《德蘭》
——深入藏民生活,感知最簡單純粹的幸福
憑借文藝電影《德蘭》,董子健被提名第52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德蘭》中,董子健演一個80年代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工作的信貸員,為了這部戲,董子健提前一個多月就跑去云南體驗生活,深入了解藏區(qū)鄉(xiāng)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和我生活的那家藏民上山去采藥材,順著那個溪流走,突然一片森林就沒有路了,拿棍子把草撥開一直這樣走,突然到山頂了,眼前頓感敞亮。我突然就想,他們每天面對這樣的生活是什么感覺,突然間冒出些奇怪的感觸問他們‘你們開心嗎’,他們就說‘我們比你們城里人開心多了!揖陀X得其實真正內(nèi)心里的開心比任何物質(zhì)上的都來得更重要”。
演小王信貸員,董子健也專門去找藏民村的信貸員學習,“學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比如走路時有點聳肩的那種感覺;或者是說話的習慣,尤其是云南話,我覺得那個腔調(diào)挺怪的”,學習的過程中董子健也不斷完善對自我角色的認知。作為片中唯一的漢人,董子健從衣食住行上把異文化的沖擊——第一次喝酥油茶的不習慣、第一次接觸藏民的局促與新奇……一一融入角色詮釋中,其超齡的人生體驗和感悟,讓董子健在表現(xiàn)角色需要的內(nèi)斂情感以及所謂的異文化撞擊的沖擊時均有超齡不俗的表現(xiàn)。
拍《六弄》、《少巴》
——與工廠阿姨、眷村老兵聊天,收獲超齡人生感悟
除《山河故人》、《德蘭》為戲所做的充分準備及細致采訪工作,在拍攝《少年巴比倫》和《六弄咖啡館》時,董子健也繼續(xù)發(fā)揮其深厚的采訪功底,感知最真實普通的人性情感,“拍《少年巴比倫》,在工廠里,我問一老阿姨在工廠無不無聊,她說有什么無聊的,我五十多年每年就出去一次。我覺得這好壓抑啊”,“《六弄》我去眷村拍戲,一聽老兵口音很熟悉,我說你是大陸來的吧,他說我是安徽人,我說你回去過嗎,他說回去過,我說怎么樣變了吧,他就滿眼淚光,停頓了一下,說,感慨萬千啊。就走了。我就覺得每個人都是很普普通通的”。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