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神都龍王》成為10月票房的領銜大片
進入10月,隨著國慶長假的到來,在《狄仁杰之神都龍王》(以下簡稱《狄仁杰2》)的領銜下,10多部新片涌進影院,影院里再度迎來觀影熱潮——僅長假7天,全國影院就吸引1600多萬觀眾走進影院,產(chǎn)出票房6億多元,占比這半月總票房的近65%。但長假過后,市場再度迅速走低,日票房產(chǎn)出再度跌至3000萬元以下。
縱觀10月上,多項主要市場數(shù)據(jù)環(huán)比上半月均有較大起色,其中觀影人次增近33%,票房回升至9億多元,增幅達40%。9月過后,市場大盤在長假沖擊下突然走高,但由于缺乏具備較強號召力的新片,在長假市場潛力釋放后,走低趨勢明顯。在賀歲檔到來之前,市場仍將面臨嚴峻考驗。
10月上半月全國院線票房TOP20
長假發(fā)威 大盤走高
今年國慶檔可謂競爭空前,共有14部影片爭搶長假蛋糕。早在9月24日,號稱“《畫皮》系列幕后團隊”打造的《金剛王之生死救贖》(以下簡稱《金剛王》)率先入市。但與《畫皮》系列不同,該片既沒有觀眾基礎,也沒有明星號召力,僅靠所謂的“第四代功夫片”顯然難以吸引觀眾。影片首映日以近8000場的起片規(guī)模開畫,但上座率一般,當日僅收300多萬元,很快慘遭市場拋棄,累計票房不足800萬元。
開局不利,市場亮點一直等到國慶節(jié)長假來臨的前一刻。9月28日前后,《狄仁杰之神都龍王》與《白狐》《喬布斯》和《神奇》等眾多新片蜂擁入市,大盤瞬間走高。其中《狄仁杰之神都龍王》不出意料地成為市場“霸主”,該片上映首日票房5600多萬元,至月底4天產(chǎn)出近1.4億元,一舉帶動市場沖出低谷。長假結束后,該片票房破5億大關,至截稿時已達5.6億多元。
同期入市的另外幾部新片的表現(xiàn)則比較一般,其中《白狐》收3100萬元,《神奇》進賬4100萬元,《一路順瘋》收1400萬元上下。
盡管喬布斯本人征服了無數(shù)中國人,但同名影片《喬布斯》引進國內(nèi)卻表現(xiàn)平平——至截稿時不足1300萬元。只有劉青云領銜的《逃出生天》成為檔期內(nèi)第二部跨上億元線的影片,累計票房近1.3億元。此外,動畫片《81號農(nóng)場之保衛(wèi)麥咭》憑類型優(yōu)勢收2200萬元。另外一部幾近國慶檔的進口片《獨行俠》產(chǎn)出近8000萬元票房。而被片方寄予厚望的《心戰(zhàn)》慘遭市場湮沒,僅產(chǎn)出1000萬元左右票房。
長假過后,市場再度回落。10月10日和12日,進口片《驚天魔盜團》和國產(chǎn)愛情片《我想和你好好的》入市接棒,但明顯實力不濟,至截稿時分別收近8000萬元和近5000萬元。整體來看,10月上半月的市場曲線明顯上揚——國內(nèi)影院共排映近125萬多場,環(huán)比略增3%,觀影人次和票房大幅增33%左右和40%以上,其中觀影人次達近2000萬,票房達9.3億多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在放映場次放量27%的情況下,觀影人次大增800萬,增幅達近45%;票房放量3.3億元,增幅高達53%。
院線票房大增 新增影院63座
10月上,榜單上大部分院線的觀影人次和票房環(huán)比增幅明顯。其中萬達電影院線共放近9.6萬場,觀影人次達320多萬,增幅達38%,票房升至1.36億元,增幅為30.5%,走出9月份的陰影。上海聯(lián)和電影院線的觀影人次和票房增幅也很明顯,其中票房升至9100萬元,增幅高達57%,觀影人次達222萬,增幅達35.5%,全面超越中影星美院線,重新奪回榜單亞軍席位。引人矚目的還有大地院線——這半月,該院線的票房增幅高達76.4%,升至7500萬元,一舉進入榜單前三。榜單其他院線中,浙江時代院線、橫店電影院線、中影數(shù)字院線和河南奧斯卡院線均進步明顯,北京新影聯(lián)院線在榜單的排名則再度下滑。
在全國影院票房榜單上,由于此一時期有多部3D影片上映,票房產(chǎn)出強勁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又推出巨幕版,故具有3D影廳和巨幕廳的影院紛紛位居榜單前列。位于北京的耀萊國際影城五棵松店以852萬元的票房和15.2萬的觀影人次穩(wěn)居榜單首位,其票房之高,令人吃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