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茲·魯曼來華頻繁出席發(fā)布會,為《了不起的蓋茨比》上映造勢
時光網(wǎng)訊 8月30日,《了不起的蓋茨比》將在中國上映。近日,導演巴茲·魯曼(《紅磨坊》《澳洲亂世情》《舞國英雄》)親臨中國,為影片上映造勢。繼昨晚的首映禮后(點擊查看),今天(8月29日)上午,魯曼再次現(xiàn)身媒體見面會,分享《蓋茨比》臺前幕后的故事。
《蓋茨比》改編自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說,是該書第五次被搬上大銀幕。影片在北美及其它海外地區(qū)上映后,褒貶不一,有人稱其還原了原著小說,有人批其過度宣揚物質(zhì)主義,而少了社會批判的精髓。不過,這些評論都沒有影響魯曼的自信,站在舞臺上的他和這部作品一樣充滿激情——我感覺到中國年輕人對這類愛情悲劇的接受度是很高的,希望他們能看到影片中主人公對生命意義的追求。
談及《蓋茨比》,魯曼最有得可說的是男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除此之外,是影片的音樂和靈魂。對于萊昂納多,他不惜溢美之詞,稱其“認真、真實”。對于影片本身,魯曼認為自己意在還原那個“活在當下的時代”,其中爵士樂、嘻哈樂,華美的場景設計,3D技術,這些都只是表現(xiàn)手段。
▅影片價值觀
電影的核心是表現(xiàn)一種對生活、對愛的追求和力量。
這部電影可以說和中國很有緣分。十年前,我從北京坐火車去莫斯科的路上,聽了三四個小時的有聲讀物,正好是《蓋茨比》,那時候有了改編電影的念頭,現(xiàn)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又回到北京了。
《蓋茨比》可以看做是一部澳大利亞電影,因為90%的場景都是在澳大利亞拍的,沒有明顯的好萊塢標記。
看電影的時候,剛開始你可能會看到各種誘惑,香檳、珠寶,閃閃發(fā)光的一切,就像尼克(故事敘述者)帶著“美國夢”來到大城市,放棄藝術家的身份,投入股市,為了賺錢而賺錢。遇到蓋茨比之后,他的生活起了變化。電影的核心是表現(xiàn)一種對生活、對愛的追求和力量,希望中國觀眾能接收到。
巴茲·魯曼在發(fā)布會上激情而自信,就像他的這部電影
▅電影配樂
在這處愛情悲劇里,音樂交織其中,已經(jīng)成為臺詞了。
《蓋茨比》原著小說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菲茨杰拉德寫這本書的時候,才29歲,他當時的心態(tài)是“活在當下,要制造一部非常當代的作品。因此,里面放進了很多非裔美國人的音樂,以及流行樂,這在當時是被批評的。我在拍戲的時候,也力求把音樂做到像讀者在1925年看小說時的感覺一樣,不古板,不往后看。
配嘻哈樂應該找誰?當然是Jay-Z了,他在美國是超級大牌,被稱為“國王”。在錄歌的時候,我也用了非常老派的方法,把歌手請到錄音室對著電影畫面唱。在這處愛情悲劇里,音樂交織其中,已經(jīng)成為臺詞了。
▅男主角小李
讓我用三個詞描述萊昂納多,“真實!真實!真實!”
萊昂納多和我是老朋友了,他19歲的時候我們就認識,拍《羅密歐與朱麗葉》,他那時候是一個有才華的男孩,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一個成熟的男人。他能掌握自己的才華和命運,比如有很多美式漫畫電影,去拍可以賺大錢,但是他沒有這么做。
他非常著迷蓋茨比這個角色,就像蓋茨比對那盞綠燈(意中人家門口的一盞燈,蓋茨比住在她家對面,可以隔空觀望,綠燈是他情思的表達)的著迷一樣。有人曾經(jīng)讓我用三個詞描述他,那就是“真實、真實、真實”,這話我可不輕易說。
萊昂納多和蓋茨比相似的地方是,對自己迷戀的東西有近乎病態(tài)的追求,不過,讓蓋茨比著迷的是愛情,讓萊昂納多著迷的是表演和環(huán)保。在拍影片最后一場戲的時候,游泳池邊,尼克(托比·馬奎爾飾)告訴蓋茨比,你不可能回到過去,蓋茨比說:“我能!”這場戲拍了無數(shù)遍,當時萊昂納多還有其它戲要趕,每次拍完他都不是很滿意,還要重來一遍,直到我把他塞進車里。沒有人像他這么敬業(y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