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說說咱老北京的酸梅湯,酸梅湯在我國流傳久遠,很多古籍善本中均有記載,比起番邦的黑汽水要早上N百年 ?胺Q根兒紅苗兒正,歷史悠久,夏日解暑之上品。
酸梅湯最早源于宮中,原是一劑湯藥,有熱送涼,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經(jīng)御膳房加工改進制成宮廷御用飲品,古稱“土貢梅煎”。后流傳到民間,廣收萬千筒子歡迎 。
老北京做酸梅湯最有名的有兩派,一為前門外的九龍齋,一為琉璃廠的信遠齋,口味不同,各有千秋。您要問鮑魚的酸梅湯屬于哪派?我我我才疏學淺,哪派也夠不上,您就算我是中間派吧 。
美食原料:烏梅50克,烏棗50克,山楂干75克,甘草3克,冰糖130克,干桂花一小撮,水3升(2升+1升)
做法:
寫在最后:
關于原料的浸泡:烏梅,烏棗,山楂,甘草都是干貨,所以需要提前浸泡,浸泡前注意清水洗凈,因為浸泡原料的湯水需要同煮。如果時間來不及,不浸泡的話,需要延長煮制時間。
關于煮至:第一遍煮制放兩升水,水開后轉(zhuǎn)小火40分鐘后關火,倒出湯汁后繼續(xù)加一升水再煮20分鐘,然后兩湯合一湯。烏梅,烏棗,甘草已發(fā)揮了它們的功效,煮后棄之即可。
關于冰糖桂花:冰糖和桂花不用同煮,放在盆中即可,糖度可根據(jù)個人口味調(diào)解,干桂花吸足湯水后會沉淀,散發(fā)桂花清香。(如果是鮮桂花等酸梅湯晾涼后再放,不然會被燙壞,影響口味)
現(xiàn)如今的北京車水馬龍,人潮洶涌,似乎已不見往日景象?墒仟氉抑,喝上一碗自制的酸梅湯,你聽,那”叮鈴!叮鈴!”的聲音依舊余音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