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了不了。高位滿倉、重倉的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多數(shù)都是漲幅宏大但獲利不多的股票。當指數(shù)呈現(xiàn)調劑,這類股票往往跌幅居前,充當領跌角色,重倉持有、該了不了的投資者喪失慘重。暴跌后,由于所持股票處于深套之中,手頭又無過剩資金,賣不忍心、買無資金,與"抄底"機會失之交臂。
該等不等。與高位重倉、未能脫身的投資者相比,有的投資者相對榮幸--在指數(shù)處于高位時已拋出了股票或下降了倉位。但在指數(shù)調劑過程中缺乏耐心,該等不等,匆促補倉。等真正底部來臨,手頭已無資金,有底也"抄"不了。
該狠不狠。與"逃頂"一樣,"抄底"機會并非時時都有,人人能遇。但一旦機會來臨,就要及時抓住,做到該狠則狠。一般而言,當大盤從高位開端下跌,調劑的時間和幅度達到必定程度,許多股票跌得面目全非,多數(shù)股民虧得慘不忍睹時,離市場底部就不遠了。此時,一些投資者反而遲疑不決,該狠不狠,持續(xù)輕倉、減倉甚至空倉,最終導致步步踏空、心態(tài)失衡,進而追漲殺跌,鑄成大錯。
對策:別把"抄底"好經"念歪"
大底一旦來臨,沒有投資者不盼望在指數(shù)最低點滿倉買入最強勢的股票,從而獲得超額回報的。但實際上,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難以達到這種幻想化的狀態(tài),做反的倒大有人在。因此,作為普通投資者,沒有必要刻意尋求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化狀態(tài),行之有效的"抄底"方法是做到"三個保持":
一是保持足夠的倉位。無論是高位重倉、滿倉,跟著大盤一路下跌的投資者,還是高位減倉后空倉、輕倉的投資者,當?shù)撞砍尸F(xiàn)時都需要保持足夠的倉位。投資者可以抓不住最強勢品種,但不能讓資金閑著。一方面,要建立防踏空的意識。如果說,在"牛末熊初",持股不動是一件很笨拙的事情,那么,在暴跌已經產生、極有可能"熊去牛來"的情況下,割肉輕倉才是更笨拙的事情。所以,當指數(shù)處于底部區(qū)域時,必定要確立強烈的倉位意識,牢記"倉位也是硬道理"這一投資真理。
另一方面,要采用防踏空的舉動。當指數(shù)跌至自己設定的點位時,就要勇敢、堅決、分批地買入,增加倉位,原則上要確保"底部倉位"高于"頂部倉位"。倉位一旦斷定,就要減少操作;即使要"動",也要確;I碼能正差接回。為此,在考慮賣股票時,就應作好后續(xù)買入的籌備,如果沒有明白的買入打算(包含多少價位、買入什么品種等),不妨冷靜張望,暫緩賣出,以免一不警惕造成籌碼喪失。
二是保持足夠的豪情。這種豪情重要體現(xiàn)在對現(xiàn)有倉位的利用和市場機會的把握上。倉位和品種斷定后,如果所持籌碼跌幅已大、處于深套之中,一時又無合適的建倉品種,原則上應保持耐心,減少操作。不少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資者特別愛好動,實際上,頻繁換股,不必定能取得好收益。只有當補入的籌碼呈現(xiàn)了盈利,操作也由僵持變得流暢起來,且短線又有合適的品種待買時,方可加大操作豪情,進行短線操作,但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理由和明白的打算。
豪情操作,原則上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之一:確保在新買入的股票獲利賣出后,能保本接回原賣出的籌碼;確保在新買入的股票保本賣出后,能在獲利的基礎上接回原賣出的籌碼;豪情操作后,雖然原賣出的股票和新買入的股票都呈現(xiàn)了下跌(或上漲),但均能確保原數(shù)接回后仍有利可圖。如無此把握,則應慎用豪情
操作法,改為持股待漲,以靜制動。
三是保持足夠的定律。底部操作,既要保持足夠的倉位,又須有必定的豪情,同時還要遵照操作定律。一般須保持:沖高時賣出,做到膽大而不貪,賣后不懊悔;下跌時買入,做到心細不恐慌,買后也無怨。選擇操作品種的方法重要有:比照法--在大盤和其他個股連漲數(shù)日的情況下莫名未漲的股票(限于具有可比性的股票);聯(lián)想法--與某一時代漲勢較好的板塊或個股相干聯(lián)但漲幅落伍、有可能呈現(xiàn)補漲的潛力股票。
要訣:抄底須理性些悠著點
能否正確"抄底",對全部投資的成敗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底"抄得好,會使整體操作變得流暢,有助于增加投資收益;抄不好,不僅投資收益難以確保,還會影響投資心態(tài)和操作程度。因此,"抄底"時做到理性些、悠著點,顯得尤為必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