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jié),月餅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食品,亦是禮尚往來的饋贈之物。節(jié)前月餅市場風風火火、鋪天蓋地,而節(jié)后卻難覓蹤跡。記者調查發(fā)現目前市場上月餅銷售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即超市大賣場、酒店及傳統的糕點食品企業(yè)、連鎖餅店等零售店。記者的調查也由此按圖索驥,逐一展開。
中秋節(jié)后第二天,記者在美廉美、家樂福等月餅大賣場了解到,節(jié)前風風火火的月餅市場,均在中秋當天做完了最后一場大促銷,最晚的也于當晚八點后退市,統一返回廠家。美廉美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節(jié)前各大月餅知名品牌都在超市租攤促銷,中秋節(jié)下午的月餅很多都是買一送一。
隨后,記者來到了味多美、金鳳成祥等糕點店,店內月餅均已下架。金鳳成祥的營業(yè)員告訴記者,中秋當晚八點金鳳成祥北京、天津所有店鋪的月餅一律下架,返回廠家,廠家統一處理。記者看見店鋪里堆放著用膠帶封口的成箱的下架月餅。這些月餅并沒有過期,為什么一律下架呢?營業(yè)員說:公司有規(guī)定沒有按要求時間下架的處以十倍罰款,只要出售結款機的聯網系統就會顯示。記者詢問下架的月餅還會不會流入別的市場,營業(yè)員確定地說:今年您應該是吃不到金鳳成祥的月餅了。
廣安門外一家三元梅園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第一次開始生產銷售月餅,節(jié)前兩天就已售罄,雖然有很多的甜品店,但人們中秋吃月餅的習慣形成已久,月餅的市場需求量還是比較大。
之后,記者走訪了幾家酒店,接待員說:已經沒有月餅了。酒店銷售以團購為主,在中秋節(jié)之前大多已銷售一空。
然而,那些返回廠家的月餅去哪里呢了?廠家是怎么統一處理的呢?
在西城區(qū)白紙坊某超市的大廳外,自稱是北京某老字號月餅廠商的員工正在推銷月餅,她向記者介紹:原來都是七元一塊現在十元五塊,白色透明袋這些月餅都是原來盒子里的,現在掏出來賣。她隨手拿出了剛剛卸下的包裝。據她介紹,這些盒是要回收的,明年換個日期再裝上新月餅又會賣到幾百元一盒。記者對這些月餅的質量提出質疑,兩位推銷員順口說:這些賣不完的月餅返廠后經過烘干、絞碎,又會被重新做成糕點。就是你平時吃的那些老婆餅呀等等甜甜咸咸的那些東西。特別是那些有糕點直營店的廠家。
北京焙烤協會會長、市商聯會副會長高波向媒體證實,企業(yè)賣不完的月餅一般通過3種渠道消化:一是在保質期內低價打折銷售,盡快處理;二是內部分給員工作為過節(jié)福利;三是在保質期內,把月餅餡料用來做其他糕點。
記者看到,這些月餅的包裝上顯示大多都是8月底生產的,月餅一般的保質期是兩個月,在兩個月之內這些剩下的月餅是否能完全消化完呢?
每年尚未賣光的月餅,到底去了哪里,又如何處理?能否在保質期內被科學有效利用?被轉化的加工產品是否又按照原價進入市場?來年的月餅會不會是冷藏的陳餡的改頭換面?作為消費者,我們都不得而知。然而,應景月餅流向對于公眾來說本不該成為一道無解的謎,更不該成為監(jiān)督盲點。(見習記者 李仁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