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蕓茜 北京報道
從事服裝進出口貿易的廣東海邦有限公司總經理蔣麗華這兩天有些愁悶。
6月19日,央行突然發(fā)布重啟匯改后,22日央行將國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設為1美元對國民幣6.798,國民幣一日大幅升值295個基點,這令她一天之內就喪失了30萬元國民幣。
5月份亮麗的外貿數據面世之后,在G20高峰會議召開之前,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再度對國民幣升值一事施壓。隨后,央行突然發(fā)布會進一步推動國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增加國民幣匯率彈性。這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
二次匯改標記著國民幣重回升值通道的觀點,雖然遭到官方的否定,但不可否定的是國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yè)形成打壓,因結匯喪失而減少企業(yè)利潤。
“二次匯改從長期來看有利益,但是對我們外貿企業(yè)而言,短期確定會受到影響!笔Y麗華說。她的企業(yè)在外面還有幾百萬美元的應收賬款,國民幣升值之后,這部分應收賬款就縮水了幾十萬元國民幣。
不過,像蔣麗華所在的中小型企業(yè)喪失仍是可控的,但是對于大型外貿企業(yè)來說,面對如此重大變更,掉頭就不那么容易了。
廣東中紡進出口團體外貿部經理王立告訴本報記者,這幾年公司一直在進行艱巨轉型,生產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尋求新興市場。但是,對于大企業(yè)而言,轉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二次匯改令公司目前面臨新的艱苦。
蔣麗華還告訴本報記者,因為擔心匯率變更,有的外貿企業(yè)甚至推掉了剛剛到手的訂單。東莞友邦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榮發(fā)在匯改重啟的前兩天接到了一筆總價值100萬國民幣的訂單,這在過去看來是一個香餑餑,但是現在來說,卻是一個燙手山芋。
因為擔心匯率變更,趙榮發(fā)最后推掉了這個訂單,因為訂單請求7月底交貨接款,且是按美元結算。“現在訂合同,萬一過兩天國民幣升值2%,再過幾天再升值3%,這個單子就等于白做了!彼f。
國民幣升值是外貿企業(yè)廣泛擔心的情況。匯改到現在只進行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民幣升值的壓力依然存在,對企業(yè)來說,就意味著出口成本可能將不斷增加,產品的低價優(yōu)勢將不復存在。
盡管也有很多外貿企業(yè)表現“現在美元訂單不接,只接以國民幣結算的訂單”,但是這樣做的成果是會失去很多訂單。因為歐美客商對于國民幣結算并不認可,很多企業(yè)在與外商的談判中最終敗下陣來。
有數據顯示,國民幣升值后,外資企業(yè)進出口受到的影響最大,貿易順差減少最多。在保持FDI范圍不變的情況下,國民幣每升值1%,將導致我國年出口額減少約0.8%,進口額減少約0.4%,貿易順差減少約2.1個百分點。
6月19日央行剛剛發(fā)布進一步推動匯改,22日財稅部門就出臺大范圍取消產品出口退稅率的政策。這兩個政策的相繼出臺,意味著經濟刺激措施正在逐步退出,經濟結構調劑將成重要方向。
“關于國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問題,美國壓一壓,我們就升一升,我們決不能這樣應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她認為,美國一方面請求國民幣升值,同時又不容許我們進步出口產品的價格,中國的出口重要是加工貿易,技巧含量較低,價格是靠訂單定價的買方市場,升值不提價,出口必將受損。因此,國民幣絕對不能單邊升值,推動企業(yè)家與美國進口商談判,提升出口加工產品的價格,是最重要的。
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也認為,前兩年中國的外貿浮現順差的局面。雖然今年中國的順差會有所減少,但是,可以斷定的是,中國的外貿今年在全球仍然會保持順差的格式。因此,短期來看,國民幣走勢仍然需要穩(wěn)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