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娜
◆富二代接班潮即將到來
◆父輩卻選擇讓孩子獨立錘煉
◆另類打拼的富二代未來又將如何
未來5~10年,我國300萬企業(yè)將進入接班換代。但90%的家族開創(chuàng)人盼望子女接班,95%的子女卻不愿意接班。這是上月江蘇省MBA發(fā)展論壇上得到的一組數(shù)據(jù)。
阿德的父親有些特別,自從阿德從英國念書回來后,父親不準他在離家較近的佛山找工作,請求他在離家稍遠一點的城市完整自立,在生活上也對兒子一毛不拔。阿德也不認為然,先在廣州找了一個月薪1400元的銷售工作,和朋友蝸居在一個幾平方米的房子里。
阿德從不問家里有多少資產(chǎn),也不感到自己是有錢人。
在廣東,像阿德這樣被窮養(yǎng)的富二代并不少見,他們應聘基層工作,低調(diào)生活。
十年來,阿德父親的苗圃生意在佛山市順德區(qū)陳村鎮(zhèn)打下了一片天地。雖然不認為自己是有錢人,但父親家產(chǎn)過千萬的阿德不可避免地成為富二代。
每月工資只有1200元
富二代阿德的一天生活是這樣度過的:早上八點鐘準時去上班,中午在公司附近吃飯,晚上5點半下班回家。
他現(xiàn)在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工作,每天的任務就是打電話給客戶,詢問對方是否有做網(wǎng)絡中文域名的需要。拉到一個客戶,他有必定的提成。公司的底薪是800元,完成任務可以拿到1200元,超過任務量的可以拿提成。
阿德滿心等待地說,做得好的同事一個月能拿到4000多塊錢,他每天都要打幾十個電話,不少人聽到是傾銷電話,出言難聽的都有,不過阿德并不特別在意。
在上班到第四天,打了一百多個電話后,他終于接到了自己的第一單生意。他非常高興地說,必定會和客戶好好談。
回國遭遇找工作難
其實,這是他回國之后的第二份工作。
今年1月阿德從英國回來,他向朋友探聽了一下行情,開端在網(wǎng)上投遞簡歷。一開端,他考慮到自己英語方面的專長,想找一份做鋼鐵外貿(mào)的工作。然而,這幾十封簡歷石沉大海,至今無一回應。在朋友的引薦下,他離家到廣州尋找工作,找到一家中央空調(diào)公司,月薪1400元。
他的工作崗位是空調(diào)銷售,但老板告訴他,銷售人員也要先熟悉空調(diào)組裝技巧等基礎工作。于是他每天追隨師傅去生產(chǎn)廠看空調(diào)的內(nèi)部結構以及如何組裝。
在廣州,租一間小屋的價格至少也要800元,這就占了他工資收入的大半,所以他只能選擇和朋友合住,每天就在公司吃盒飯。
兩個月后,他終于選擇了離開,他2800元的收入幾乎一分不剩。離開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此外,還有生活成本的壓力。
靠自己的努力而生活
兩個月就換了一份工作,他其實很擔心被人笑話為三分鐘熱度。就連當時的空調(diào)師傅也不認為他能踏實地工作。
阿德離開廣州后,在離家20公里的附近鎮(zhèn)上找到了現(xiàn)在的工作,F(xiàn)在他最大的開銷就是每月的交通費用,吃和住都可以在家里解決。
他從英國畢業(yè)后,父親送了一輛本田雅閣作為畢業(yè)禮物,此后對他是一毛不拔。當初在廣州工作時,連用車的費用他都承擔不起,所以這輛車就一直閑置在家中,F(xiàn)在每月的收入可能大都花在油費上了。
1989年出生的阿德臉上還有些孩子般的稚氣和謙卑。他身著儉樸,白色T恤,牛仔褲,一個普通的公文包。用晚餐后,他把記者和自己的餐具都收拾完畢后放回餐具臺才作罷。
阿德說,自己對未來有一個大概的計劃,但還不具體——先用幾年的時間,盡可能學習積累更多的東西,然后再自己出來做。
對于家族的生意,阿德反問了記者一句:你感到花卉行業(yè)遠景幾何?他說,現(xiàn)在利潤越來越薄,賺錢也比較難了,他更盼望能靠自己的努力而生活。
從小受到嚴格教導
眼前的阿德沒有一絲驕縱的樣子。他也從不把自己當有錢人,他從不問家里的資產(chǎn)有多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