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房間內,記者看到一位女士正在打掃衛(wèi)生,經交談得知,她是趁中午休息的時間來給母親收拾衣物并拿回家清洗的,對于老人在這里的生活狀況,她比較放心。該女士說道:“俺娘這屋向陽,又有暖氣很暖和。家里姊妹幾個都忙,把老娘放家里也不放心,送這來餓不著、也凍不著,俺姊妹幾個人都挺省心。等過兩天,就把老娘接回家去過個團圓年。”
很多房間內,老人們都將貼身穿的衣服、毛巾、襪子之類的物品放在暖氣片上,暖氣片的溫度把衣服烤得熱乎乎的。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為17度左右。但不向陽的屋子里,光線就暗了許多,溫度也比陽面的房間低了幾度,據(jù)住在這間屋子的老人介紹,屋里大概也就12度左右,坐在屋里要穿上厚厚的外套,加上一條薄毯才不覺得冷。記者隨即到其他樓層的幾個陰面房間看了看,情況大都如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陰面幾個房間是管道的末梢,就算其他房間再熱,到那幾間屋,溫度就得低上四五度,找人來修,也一直沒見人來。”
臣子建老年公寓:地處偏遠,自燒鍋爐取暖
11日下午3點左右,記者來到了位于市中區(qū)齊村駐地崮山路的一家民辦敬老院--臣子建老年公寓。由于地處偏遠,不可能做到集中供暖,所以采取自燒鍋爐的形式取暖。
該敬老院是傳統(tǒng)的四合院庭院式布局,院子一角堆滿了買來的煤炭,在東南角的一間小屋是鍋爐房。
鍋爐房內,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正在往爐子里添煤,老人說:“我們去年11月12號就開始供暖了,靠近外面的幾十袋煤都已經燒完了。每隔十幾分鐘就得添一次煤,保證室內溫度達到16度。今年一共買了一萬六七千塊錢的煤了,供暖是一天不敢停,白天晚上保證老人的取暖需求。”
雖然環(huán)境比一些大型養(yǎng)老機構稍差些,但也基本比較整潔,而且,每間屋子都裝有暖氣片,一位正在打針的老人說:“白天不是很熱,但屋子向陽,太陽照進來溫度能達到十五六度,晚上暖氣還會燒得更熱些。” (特約記者 王萍 王晨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