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招辦老師正說著話,蘇劉溢已悄悄地離開座位,被會議室里的一個擴音器吸引了。擺弄了一會兒,他回來告訴大家他弄明白了擴音器的發(fā)音原理。“從泰山山下到山頂為啥氣溫會有差別?”聽著王仁卿的問題,蘇劉溢稱用物理的知識來解答,講起了氣壓等。他還根據(jù)泰山高度等算出了山下山頂?shù)臏夭钍菐锥取?ldquo;這孩子反應很快,思維也很活潑。”朱德建稱贊蘇劉溢。
關(guān)于生活自理:會洗衣服,最近在跟媽媽學炒菜
“為啥這么小想上大學?”王仁卿問蘇劉溢。
蘇劉溢想也沒想就答復,因為想學習更多新知識,所以要進入大學。因為進入大學必需要測驗,他就參加了高考。
啥叫好大學?對于這個問題,蘇劉溢有自己的懂得。他感到“好大學不是用一本二本來衡量的,更要害的是好大學要有好的師資力量,給學生供給好的平臺”。聽著蘇劉溢小大人般的答復,在座的人都笑起來。蘇劉溢伸出手沖大家擺出成功的手勢,口里喊著“耶!”這時,他和自己的同齡人一樣,調(diào)皮可愛。
會不會洗衣服?會不會做飯?王仁卿和小家伙聊起了生活自理。蘇劉溢說自己會洗衣服,但沒洗過襪子,平時更多的是媽媽代勞。蘇劉溢愛好吃西紅柿炒雞蛋,所以最近正在積極跟媽媽學炒菜。
因為年紀小,蘇劉溢對周圍的東西都充滿好奇,在椅子上坐不了一會兒就開端走動。王仁卿問他如果上大學是不是能管住自己?上課時候能保持坐多長時間?蘇劉溢答復自己沒問題。他同時還表現(xiàn)了對自己的“敬佩”——— 他感到自己坐下來保持高考就是個奇跡,尤其測驗前半小時對他來說是“干熬了半小時”。在高考期間,蘇劉溢幾乎每科都提前近半個小時交卷。
山大招辦“感到還不錯” 能否破格錄取還不好說
對于蘇劉溢,王仁卿和朱德建感到還不錯,但最后成果如何還不好說。因為高校破格錄取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山大招辦副主任朱德建告訴記者,山大一直在摸索特別類型人才的招生和培養(yǎng),以前也曾有破格錄取的例子。但考生是否能破格錄取,最后還要由教導部門定。
另外,為保證招錄公平性,破格錄取有著一套嚴格的程序。這次見到蘇劉溢后,山大招辦人員將回學校進行匯報,看是否能破格錄取。如果有此意向,蘇劉溢還要接收專家委員會一系列考核,然后報教導部批準。
“2005年,我們學校曾招收過一名14歲的高考生,目前已畢業(yè)到美國攻讀碩博連讀。”朱德建說。據(jù)介紹,這名叫張凱笛的女孩來自平邑一中,2005年以651分考入山大生命科學學院。和蘇劉溢不同,張凱笛一直從學校讀到高中,但一路跳級成為“低齡高考生”。
萬一不被山大破格錄取咋辦?一家人很茫然,決定先報上二本志愿
“太累了”,10歲“神童”拒絕再高考
“我最怕兒子沒得到良好的領(lǐng)導和教導,從而埋沒了他的聰慧。”昨天,劉欣欣對記者說。對于兒子的未來,劉欣欣盼望蘇劉溢能走得更遠。
在與山大招辦會晤前,劉欣欣曾帶著兒子見過中科大、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的招辦人員,但都因為分數(shù)不夠提檔線而被拒絕。萬一山大不能破格錄取,那蘇劉溢咋辦?“按現(xiàn)在的高考錄取,孩子的分數(shù)可能會被一般二本院校的普通專業(yè)錄取。”劉欣欣告訴記者,如果這樣,蘇劉溢想在更好的平臺上學習研究數(shù)學、盤算機的愿望就難以滿足了。劉欣欣感到兒子是“特別”的,得到好的領(lǐng)導和教導才不至于埋沒了他的“天分”。
復讀?“高考備考好累啊。”10歲的蘇劉溢扮著鬼臉說,他不愿意再參加高考了,因為高考“太累”了。之前,蘇劉溢多數(shù)時間在家自學。為參加高考,蘇劉溢考前1個多月才開端做各種模仿題,每天需要六七個小時。這讓一直習慣于融合貫通學知識的蘇劉溢很苦楚,感到“很累”。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