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香溪停留了一天,即出發(fā)到前線……到了霧渡河,前方派了馬把我們接到軍指揮所。我們騎馬在山地穿行中,敵人不時發(fā)射稀疏的炮彈,在我們遠近爆炸,這是敵人擾亂性的點面射擊,誰也不去理會它。
這里的道路都加以破壞,凡是溪溝山澗均一律架設簡易的活動橋梁,只能通過行人騾馬,一遇敵情即行拆除,以阻止敵人車輛炮兵運行,這就是所謂的“山地阻塞戰(zhàn)”!白枞麘(zhàn)術”的發(fā)明人是七十五軍軍長柳際明。
擔任這次攻擊的主攻部隊,是七十五軍預四師,攻擊的目標是宜昌西面的小溪塔。發(fā)起攻擊的頭天下午,我空軍派了六架飛機飛臨上空,我方地面指示目標,飛機在敵人占領的山頭上投下數(shù)枚炸彈,自敵上空繞了一圈后即行飛去。
翌日拂曉前,我們爬上指揮所的一座小山頭。這次戰(zhàn)斗由柳際明軍長直接指揮,他告訴我們,前面就要開始攻擊。
頃刻間,炮兵集中射擊,轟隆隆的炮彈爆炸聲從敵陣中傳來,接著步機槍聲響成一片,約半個小時后,前面擔任攻擊的團長,用電話告捷說,我步兵正攻占了某某高地。
大家正為此初戰(zhàn)告捷高興時,只見敵軍兩側高地上的探照燈和照明彈把陣地照得通明,敵炮向我攻占的山頭猛烈轟擊,我步兵完全暴露在陣地面上,敵軍均隱蔽在堅固的工事中。在密集的炮火中我軍遭到重大傷亡,雖然柳軍長在電話中一再命令沖上去的部隊要堅持,但終因摧毀不了敵人的堅固工事,只得退了下來。
敵人為了固守宜昌在小溪塔一帶山地構筑了堅固工事,碉堡群之間連接有掩蓋的交通壕, 山坳里開鑿了一些洞穴,陣地前設置了數(shù)道鹿巖鐵絲網(wǎng)等障礙物,使我攻擊部隊不易接近,即使攻上去了,敵人躲進山洞,指揮炮兵射擊,也無法立足。本來這次局部進攻僅是策應性地牽制敵人,所以后來除派出小部隊進行零星戰(zhàn)斗外,沒有采取大的行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