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最大的危害就是會導致攜帶者變?yōu)槁砸腋位颊,甚至進一步發(fā)展成為肝癌。研究顯示,攜帶乙肝病毒的人如果是新生兒,90%會轉變?yōu)槁砸腋尾《靖腥。兒童感染后約28%~30%會轉變?yōu)槁砸腋尾《靖腥。而成年人這一比例為2%~5%。因此,攜帶乙肝病毒對嬰幼兒的危害更為嚴重,他們也更需要接種乙肝疫苗。
我國在1992年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但乙肝疫苗和接種費需要自費。在2002年以后實行了免費接種乙肝疫苗,但需要交納10元接種勞務費。直到2005年5月勞務費取消,接種乙肝疫苗才真正分文不收。因此,2005年以前可能會有兒童因經濟原因放棄接種疫苗,他們可以借此次機會補種疫苗。還有一些兒童,由于早產或出生低體重等特殊情況,出生后無法接種乙肝疫苗。另外有些兒童出生后雖接種了乙肝疫苗,但后來又失去了免疫力,因此他們也需要補種或打乙肝疫苗加強針。
打過疫苗并非全部生效
想知道過去接種的乙肝疫苗是否還有保護作用,可通過抽血化驗確定。如果乙肝表面抗體為陰性,說明接種后沒有產生抗體或曾產生抗體但已消失,這種兒童應該補種三針乙肝疫苗。如產生了抗體,但水平低,說明保護效力弱,可再打一針乙肝疫苗,即加強針。如抗體為陽性且抗體滴度較高,說明原來的乙肝疫苗還有很好的保護效力,不需要再接種乙肝疫苗。此外,有些人盡管接種疫苗后乙肝抗體為陰性,但重新打一針疫苗后抗體滴度明顯升高,這種情況說明體內對原來的疫苗還有免疫記憶,此時再打一針疫苗就可以了。
過去的調查顯示,大部分人接種乙肝疫苗后都會得到保護,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xù)12年,因此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抽血化驗抗體。如果孩子的家人或密切接觸者存在乙肝病毒攜帶的情況,尤其是母親是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孩子接種乙肝疫苗后最好抽血化驗乙肝表面抗體。如果陰性,應加強免疫或再接種;灥臅r間可在最后一針疫苗接種后一個月時,比如新生兒是出生后0、1、6月接種三針,那么就可在7月齡的時候化驗是否出現了乙肝表面抗體,如為陽性,說明疫苗有效。
疫苗應該全程接種
對于新生兒來說,接種比不接種好,全程(3針)接種比單針接種好,出生后立即接種比過一段時間后接種效果好,疫苗中抗原含量高的效果好,如10微克疫苗比5微克疫苗效果好。
那么,10微克和5微克疫苗有什么區(qū)別?相比之下,高抗原含量的疫苗能夠實現快速血清乙肝表面抗體陽轉,即能更快地出現保護作用,并獲得高水平的血清學保護。再有,抗原含量高的疫苗提供的保護期限也更為持久。為了進一步了解它們的差別,一項“十一五”課題——乙肝免疫策略研究正在比較5微克與10微克乙肝疫苗效果的差異,研究將在明年結題,屆時會有更為確切的數據。
目前國家統(tǒng)一要求的疫苗是抗原含量5微克的乙肝疫苗,而對于母親為“大三陽”的新生兒應選擇10微克的疫苗。在部分經濟情況比較好的地區(qū),如北京、上海、浙江,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新生兒乙肝疫苗為10微克劑量。另外,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家長可以自費為孩子選擇10微克的國產或進口乙肝疫苗,每針費用在20~70元之間。
相關鏈接
新華網快訊:衛(wèi)生部2009年先期啟動6項重大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其中將用三年時間為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
莊輝,中國工程院院士,男,漢族,1935年1月生于浙江省奉化市。1961年畢業(yè)于前蘇聯莫斯科第一醫(yī)學院,F任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基礎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授、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區(qū)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委員、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區(qū)控制乙型肝炎專家委員會委員、世界肝炎聯盟公共衛(wèi)生學專家、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yī)學會理事、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以及 <<中華肝臟病雜志>>等十余種期刊的顧問、名譽總編、總編、常務編委或編委。
邢玉蘭 教授;1961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學院衛(wèi)生系(現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公共衛(wèi)生學院)。在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事衛(wèi)生防疫微生物檢驗和傳染病預防控制研究近40年,F任中國肝炎基金會專家組成員,衛(wèi)生部艾滋病實驗室審評和技術指導顧問組成員,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北京分會傳染病肝病學會委員,國際病毒學雜志編委,北京市衛(wèi)生防病咨詢熱線專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