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衛(wèi)生部公布了《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指導》的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導》)。
其中明確表示,“目前‘網絡成癮’定義不確切”,相關的戒網機構不應以此界定并不當使用網絡對人身體健康和社會功能的損害,并“嚴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預方法(如封閉、關鎖式干預),嚴禁體罰”。
在過去幾年內,“網絡成癮”問題一直為社會各界所關注,并逐漸成為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在此過程中,各地的“除網癮訓練營”、“戒網醫(yī)院”等網癮治療機構亦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xiàn),但隨著山東臨沂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廣西戒除網癮訓練營教官打死營員等事件被媒體披露,這些機構自身也成為了問題的一部分。
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孔靈芝不久前表示,我國目前未批準任何一家醫(yī)療機構專門治療網癮。這些機構的合法性日益受到質疑。
在《指導》中,指出了一些網絡使用不當?shù)默F(xiàn)象,但《指導》稱干預原則應為采用綜合的心理社會干預措施,開展規(guī)范的心理指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實施干預的人員應為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合格人員。
《指導》同時要求嚴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預方法(如封閉、關鎖式干預),嚴禁體罰。對網絡使用不當者中伴發(fā)明顯焦慮、抑郁、強迫等精神癥狀的個體,應到醫(yī)療機構進行診斷,并依照有關臨床診療規(guī)范進行治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