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剩女”恨嫁成結婚狂 走馬燈相親難覓感覺
哎呀:80后女性沖進剩女陣營
為啥:錯過擇偶黃金期,怕受傷害,找不到感覺
咋辦:后退一小步,或許幸福就會馬上來敲門
最近,28歲的李娜走馬燈一樣相親,她不希望今年七夕情人節(jié)還要一人孤單度過。
今年3月,80后北大才女的一首《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迅速走紅網(wǎng)絡。而5名80后“剩女”拍婚紗照上網(wǎng)集體征婚,更是引無數(shù)“青年才俊”競折腰。
從多次舉辦的相親會報名情況看,80后剩女和70后剩女的比例為3比1。而據(jù)2008年上海結婚登記報告顯示,上海女性初婚年齡是25.9歲。這個數(shù)字從側面證明了“80后剩女”群體的存在。
現(xiàn)象 80后沖進剩女陣營
“我被剩下啦。”28歲的李娜最近見人就抱怨,四處拜托朋友們介紹男友。
1.67米,面容姣好,在鄭州市花園路一家單位上班。最近她整日對著鏡子發(fā)呆,感嘆時光不等人,容顏易老。
網(wǎng)絡上,剩女被這樣定義:3S女人,Single、Seventies、Stuck——單身、70年代出生、被卡住。雖不是上世紀70年代出生,但一想到自己28歲了,李娜就覺得自己儼然已跨入剩女之列了。
今年,某網(wǎng)站通過對其1500萬征婚會員的統(tǒng)計,發(fā)布了“2009年剩男剩女年齡排行榜”,39歲的男性和27歲的女性分別居首。也就是說1982年出生的女性,已跨入剩女之列。為幫助都市男女青年尋找生命的另一半,商報多次舉辦相親活動,從報名情況看,80后報名人數(shù)是70后的3倍。鄭州市知識層婚姻介紹所負責人李健說,這些數(shù)據(jù)都表明,80后已經(jīng)沖進剩女陣營。
“我要嫁人,我要嫁人。”每次同學聚會,看朋友們成雙入對,李娜只有羨慕的份兒。有時,她覺得自己儼然一結婚狂。
生活 車輪戰(zhàn)似的相親難覓感覺
蘇華是河南商丘人,研究生畢業(yè)后留在鄭州工作。她性格開朗,在一家媒體工作,自己買了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戶型房子,算是都市小白領。
她每周必修的功課就是相親,通過婚嫁網(wǎng)、朋友介紹、參加相親活動等方式,四處尋覓“意中人”。上周,就進行了三次相親。
一年能見多少男士,她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相親車輪戰(zhàn)讓她疲憊,但她希望能碰到有感覺的人?筛杏X是什么東西,怎么來衡量?她也說不清楚。
今年5月,32歲的張莉參加了商報舉辦的端午節(jié)相親派對,她面容姣好、出眾,但始終沒有遇到意中人。
二老安排的相親對她而言也只是種形式,“完全應付了事,每次都是吃一頓飯,互相留下電話,而后不再聯(lián)系”。“其實一個人生活也不錯。”她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