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情感大片,走的卻不是催淚路線,你想象得到嗎?
不矯情不煽情,是“大地震”難為可貴的情感基調(diào)。沿著元妮的苦楚、方登的仇恨、方達的尋求、老王(陳道明飾)的尋找,“大地震”勾畫了清楚卻又高超的情感脈絡,其間融匯了各種情,而導演高超之處則在于,沒有將他們熬成一鍋濃烈的湯,而是有控制地慢慢勾兌。32年,電影中走過的每個人每段事,如素描般簡潔而又清楚地浮現(xiàn),絲絲入味間我們的情感已經(jīng)被烘托出來,順著導演的節(jié)奏在走,一切皆為那開場的生離逝世別和結(jié)局的破鏡重圓,到崩瀉時已如決堤水,你已不得不哭。
拍喜劇,馮小剛從來沒有拿著板鍬咯吱人,卻讓我等平民快活!拍悲情片,馮小剛沒有販賣便宜淚點,卻又讓我等平民淚如雨下!
這對一個導演而言,想必既是技法高超,更是情商至上,因而才干打造入化境的語境。而溫和節(jié)奏,更可升華力量,將情感為力量,比之將苦楚化為力量更有社會價值。
回家吧,沒有什么比弟弟活著、媽媽或者更好!方登如是說;丶野,沒有什么比親情更重要!我們?nèi)缡钦f。
電影結(jié)尾處,飄逸歌者王菲演繹了一首由《金剛經(jīng)》轉(zhuǎn)化而來的歌曲,冥念中,望金剛經(jīng)護佑吾國民。而生者對逝世者的致敬,是為生者活得更有意義。因而未來電影上映時,過億國民在宣泄之后,與王菲一起超度唐山、汶川、玉樹亡靈,更為我們的家園、親人祈福。這算是“大地震”更大的功德。因而感謝馮小剛。
(寫于2010年7月3日上海松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