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七月七,“七夕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近兩年,這個節(jié)日被冠以"中國的情人節(jié)",增加了很多浪漫色彩哈.而今,這個節(jié)日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被浪漫地演繹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過去的人們,是否在這一天有這樣的情愫呢?在這樣一個節(jié)日里,給兒子做這道傳統(tǒng)的小點心,讓他記住這世代相傳的民俗,給他講我姥姥的故事,讓他感受節(jié)日里的親情!
美食原料:面粉250克,糖25克,酵母2克,牛奶125克
工具:巧餅模(木制)
做法:
1. 將面粉,糖,酵母,混合均勻后,加入牛奶,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團(多揉一會兒,組織更細膩),覆蓋發(fā)酵.2. 發(fā)酵至1.5倍大時,取出,再充分揉面,排出氣泡,重新揉成光滑面團.
3. 將面團揉成長條形,分切成若干個小劑子.
4. 將模具內(nèi)先撒滿面粉,轉(zhuǎn)勻再倒出多余面粉.(防粘處理)
5. 將小面劑子放入模子內(nèi),按壓結(jié)實,用利刀沿模子表面平切去多余的面后,再按壓結(jié)實.
6. 將模子反過來,敲案板,扣出小面坯.
7. 依次做完其他.
8. 平底鍋小火加熱,將生坯從邊緣開始逐個擺入(稍微間隔出一點距離,防止膨脹粘連),最后放入中間位置.
9. 小火干烙至兩面上色均勻即可.
溫馨小提示:
1. 做巧餅為膠東"七夕"的習俗.巧餅,也叫"巧果",做好的巧果用紅線穿起來,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做零食吃.平時,媽媽們可以買來這些可愛的小模具,給孩子們做些討巧的小點心,變著法子讓他們多吃一些主食.
2. 沒有巧餅模,完全可以用月餅模啊,其他你有的小模具,都可以.
3. 面團要多揉,可以使成品組織更細膩松軟.
4. 發(fā)酵不能太大,否則會有酸味,萬一發(fā)過頭產(chǎn)生酸味,可以加少許堿面,揉進面團,揉
均勻即可進行下面的操作.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