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每當立夏日一大早,大人們就會拿出早早準備好的用紅線編織的小網兜,再在網兜里裝個白煮蛋,把它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帶去上學上幼兒園,F在孩子們脖子上的紅色小網兜已不多見了,但是立夏吃煮雞蛋的傳統(tǒng)風俗很多地方還是保留著。
因為蛋形如心,民間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還有認為剝了蛋殼的白煮蛋白嫩光滑,吃一點下肚,在立夏之后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時,人的皮膚也會那樣光滑不生癤子。其實以形補形到底有沒有效果姑且不說,能夠保持著這樣的農歷節(jié)氣習俗,其目的還是出于祈求身體健康無恙,防止疰夏生病,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吉利,順利度過炎夏的美好愿望。后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煮雞蛋時添入茶葉、桂皮、八角、香葉等,煮出更加美味的五香茶葉蛋,而且,茶葉蛋也不再只是立夏的節(jié)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tǒng)小吃之一。
美食材料:雞蛋、紅茶包、桂皮、八角、香葉、鹽、醬油。
做法:
1 將雞蛋放入鍋中,加入清水,鍋蓋開一條縫隙,水開后用中火煮5-6分鐘;
2 等雞蛋晾涼后,輕敲蛋殼,使雞蛋四周均有裂縫;
3 再將雞蛋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紅茶包、桂皮、八角、香葉、鹽、醬油;
4 用旺火燒開后改用中火,煮30-40分鐘;
5 挑出茶包及香料,將雞蛋浸在湯汁里3-4小時以后再吃口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