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從1997年發(fā)行首部以來,《GTA》(俠盜列車手)除了擁有出色銷量表現(xiàn)外,包括移植移動版在內(nèi)的幾乎每一部游戲系列都十分成功。而隨著眼下GTA5的再度熱銷,也喚起了老玩家對于游戲的種種回憶,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回顧1至5代畫面,順便看看你究竟能從圖中認出幾個任務。
Grand Theft Auto I(俠盜獵車手)
1997年11月,GTA系列中第一代在PC平臺上由David Jones創(chuàng)作誕生。它是一款以2D俯視的視角方式進行的游戲,內(nèi)容主要涉及暴力、黑幫爭斗、搶奪地盤和槍戰(zhàn)。這些刺激的情節(jié)成為游戲的主線。除了暴力的內(nèi)容外,基本上可以劃分到比較傳統(tǒng)的2D動作類游戲的范疇。雖然游戲當時承受部分社會輿論壓力,但是卻也此免費宣傳而吸引大批玩家,從此一炮而紅。
Grand Theft Auto II (俠盜獵車手2)
1999年4月27日,GTA的任務包London 1969 Villains(罪惡倫敦1969)推出,畫面依舊是平面。由于GTA2依舊延續(xù)上代“2D動作類”風格,GTA在此時的暴力游戲霸主地位實際已被采用3D界面的《Driver》(橫沖直撞)所取代。而事實上 Grand Theft Auto II 也是俠盜獵車在PC上 2D 模式 的最后一部作品。
Grand Theft Auto III(俠盜獵車Ⅲ)
2002年發(fā)行的GTA3當時轟動了整個游戲界,標志著游戲畫面向3D的成功轉型。在GTA3制作完成過程中,還有一段插曲。由于前作GTA1、2在美國推出后,各大零售商為保自身名譽而拒絕銷售《GTA》。就在《GTA》的美國之路遭遇障礙之時,Take-Two的出現(xiàn)讓DMA迎來了轉機。
Grand Theft Auto:Vice City(俠盜獵車:罪惡城市)
一年之后的2003年5月,Rockstar North再次推出了GTA3的續(xù)作《GTA:Vice City》。游戲模式沿襲了GTA3的模式,背景設定在了1986年的以邁阿密。這一作在GTA3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任務,加入了摩托車、直升飛機、高爾夫場地車等新的交通工具。至今為止,《GTA3》與《GTA:罪惡都市》僅PS2平臺就售出1700多萬套,而這一代也讓GTA進入中國大陸。
Grand Theft Auto:San Andreas(俠盜獵車手:圣安地列斯)
發(fā)行于2004年10月的《GTA:SA》在PS2平臺成為2004年銷量之冠,圣安地列斯范圍比以前的Vice City大上五六倍。在08年一份報告披露了該游戲已經(jīng)成為除任天堂外唯一一家“2000萬俱樂部”成員。最近的美國大片《這不是斯巴達》 中也有圣安地列斯版的游戲惡搞畫面,足以證明這款游戲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知名度。
Grand Theft Auto Ⅳ(俠盜獵車 Ⅳ)
由于Rockstar更換了引擎,因此本代的GTA畫面相比之前有質(zhì)的飛躍,包括游戲中的天氣,光影,模型等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中廳的那一小段,陽光從屋頂?shù)牟A溥M屋內(nèi),隨著時間的改變,光線隨之改變,這個鏡頭對觀眾影響是比較深的。在SA中,自然由于引擎的缺陷,從來沒有這樣的效果能夠呈現(xiàn)出來。另外當年GTA4也因為銷量與制作成本打破了當時ide吉尼斯世界記錄。
GTA4部分游戲截圖欣賞
GTA4部分游戲截圖欣賞
Grand Theft Auto V(俠盜獵車手5)
老實說雖然GTA5的PC版本的確有些姍姍來遲,但好在這并不影響它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力。IGN給這款游戲打了滿分,并評價道:“《俠盜獵車手5》用聰明犀利的手法諷刺了當代美國社會。在每個角度來講都是5 年前推出的《俠盜獵車手4》的全面改良,荒謬卻恰如其分的犀利搞笑,令人嘆為觀止的廣度,俠盜獵車手5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游戲。擁有不可思議的恢宏世界、扣人心弦的劇情設置、壯觀的搶劫場面、犀利的幽默元素,這是史上最佳的電子游戲之一”
無論是ROCKSTAR成就了GTA,還是后者成就了開發(fā)商,在這款被定義為成人級別的游戲中,暴力得到了最直觀的體現(xiàn),它是情感宣泄的理想溫床,正因如此,《罪惡都市》才能擁有無法抗拒的魅力。而歷經(jīng)近二十年的變遷,相信后續(xù)的GTA系列新作依舊能讓我們足夠期待。
附:
GTA:罪惡都市
Grand Theft Auto: Vice City
GTA:圣安地列斯
GTA:Chinatown Wars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