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圍內,宮頸癌病患平均年齡55歲,但中國患者平均年齡為45歲,提早了10歲,也比中國上世紀提前了13年。有年輕的患者甚至17歲就得了宮頸癌。原因出在哪里?且看中國婦產界的領軍人物曹澤毅教授如何解讀。
11月5~6日,廣州市醫(yī)學會婦產科分會年會在廣州召開。此次會議中,中國婦產界的領軍人物、原國家衛(wèi)生部副部長、中華醫(yī)學會曹澤毅教授解讀了最新的“婦科腫瘤診治指南”,他指出,中國女性宮頸癌患者平均年齡比上世紀提早了13年,其中,女性性伴增多,性行為時間提早是主因。
把脈
宮頸癌年輕化
“性伴多,身體無法清潔多種HPV病毒”
曹澤毅教授說:“感染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是女性患宮頸癌的元兇,絕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通過性生活途徑感染的。”其實,我們全身都可以感染HPV病毒,但只有外陰部潮濕濕潤的環(huán)境才適合它的生長繁殖。所以通過性生活能感染HPV病毒。
大家都知道,陰道有一定自潔能力,而HPV為何沒有被清潔出身體呢?曹澤毅說,HPV病毒有很多種類型,女士們如果性伴侶固定,那么所接觸的HPV病毒種類也相對固定。在此條件下,如果自己身體好免疫力強,一年內身體能將HPV病毒驅除掉。但是如果性伴侶多,身體有多種不同類型的HPV就很難自我清潔了。目前,中國人的性體驗時間提前,性伴增多,因而造成宮頸癌發(fā)病年齡提前。
此外,如果本人不注重清潔衛(wèi)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病毒繁殖提供了條件,本人身體抵抗力下降也是發(fā)病的原因之一。
曹澤毅特別指出,女性抽煙也成為宮頸癌患病率上升的誘發(fā)因素之一,因為吸煙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目前,中國煙民中男煙民的比較有所下降,但女煙民數(shù)量在上升,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預防
百分百可預防
“中國大陸尚無疫苗,堅持一輩子7次檢查”
民間有說法稱“精液能導致宮頸癌”“陰道炎導致宮頸癌”等等,曹澤毅說,精液、陰道炎都只是宮頸癌的誘發(fā)因素,HPV病毒感染才是主因,所以預防宮頸癌的根本在于預防HPV感染。
目前,在國外已有宮頸癌疫苗,注射一劑疫苗可管十年。疫苗確實是從根本上預防宮頸癌的手段。但是,我國國內沒有生產宮頸癌疫苗,所以,中國大陸也有不少市民特意到香港注射疫苗。曹澤毅認為,中國人感染HPV病毒的類型跟國外不同,國外70%患者為HPV16、HPV18感染,疫苗也是針對該類型的,但中國HPV33、HPV31、HPV58都有致病危險。
他認為,中國需要進行大規(guī)模的病患普查。早在2003年,我國成立了“中國宮頸癌防治工程”,目前正在籌備經費,預算資金不超過1億,以提供資源、人力支持。該工程計劃普查60萬人,了解宮頸癌患者的數(shù)量、年齡、職業(yè)、民族等信息。為此,他呼吁號召社會各界捐款,以便了解我國宮頸癌的狀況,早日開發(fā)出適合我國病情的疫苗。
目前,體檢仍然是早日發(fā)現(xiàn)宮頸癌的唯一方法。宮頸癌的發(fā)生有個漫長的過程,從感染HPV引起宮頸病變到成為癌,平均有6~8年的時間,如果發(fā)現(xiàn)得早,治療很簡單不會成癌。曹澤毅建議,女士們開始有性生活后,一輩子要堅持7次宮頸細胞學刮片和HPV檢測:第一次體檢如果結果為陰性,則過一年再檢。如果再檢查為陰性,則過兩年再體檢,以此類推,每次增加一年時間間隔。如果做上7次檢查結果都是陰性的話,就可以永遠離開宮頸癌的威脅。如果HPV檢測為陽性需高度重視,需遵從醫(yī)囑再做處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