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井學校的學生在擠著看新田縣十佳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本報記者李斌文攝
元代的郭居敬輯錄了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流傳至今,你知道其中哪些人的事跡?在湖南省新田縣,學校正借用這些古代孝子的行為教育今天的孩子們!鞍偕菩橄取钡挠^念已成為該縣學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
“黃庭堅身為大官,每天晚上都要為自己的母親洗馬桶,讓我很驚訝。”新田縣冷水井學校7年級學生陸振華說。他提及的是《二十四孝》中的“黃庭堅滌母溺器”。學校把24個古代孝子的故事納入了校本課程,其中還包括《三字經》和《弟子規(guī)》等內容。
他的父母在廣東打工,一年只回來一次。陸振華獨自住在家里,自己做飯吃,還種了一些蔬菜。他已經習慣這種生活,不再感到害怕。在老師的引導下,陸振華對父母的選擇表示理解,他說,父母必須要出去,因為家里很貧困,“他們出去也是為了供我上學。我肯定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不過,他每天都盼著父母的電話,也很期待“等他們回家過年,幫他們洗洗腳,洗洗頭,做做飯”!
陸振華所在的冷水井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共有599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約占三分之二。校長陳石新1989年畢業(yè)于中等師范學校,他把辦學目標確定為“教學生做人”,而不是把他們都培養(yǎng)“成才”。陳校長說,在農村,成績稍好的學生都跑到縣城讀書去了,留在這所學校的學生大都成績一般,讓他們都考上大學很不現(xiàn)實。孝道教育正是這所鄉(xiāng)村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陳校長說:“做一個好人,對社會也是貢獻!薄
他認為,在以留守兒童為主體的農村學校加強孝道教育很有必要,也很迫切。他說:“許多留守兒童因為常年見不到父母,缺少父母的愛,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對父母很冷漠。”而在新田縣教育局副局長駱桐雄看來,父母外出務工,使得孩子們失去了向父母表示孝敬和學習孝道的機會。在新田縣近日舉行的孝文化公園開園儀式上,民政部原副部長、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理事長李寶庫也在致辭中表示,孝道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新田縣在中央黨校報刊社文化發(fā)展部的支持下,將孝文化建設和新田社會發(fā)展相結合,力圖進一步弘揚孝道文化。孝文化公園建有“二十四孝雕塑群”和“孝文化博物館”!
下一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