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罰單,18萬罰金,中國足協(xié)該不該出手?我們先表明態(tài)度:該罰!
上周日,北京隊到南昌比賽,從電視轉(zhuǎn)播看,至少有3次,國安球員要發(fā)邊線球和角球時,被看臺上扔下的礦泉水瓶子砸得不得不退回到場內(nèi)回避,讓人感到奇怪:賽前國安隊適應場地訓練時,還有不少熱情的南昌球迷為北京隊捧場呢,以致讓近年已很少享受到這一待遇的國安球員受寵若驚,怎么比賽中卻呈現(xiàn)這一幕場景?
不知是不是受到南非世界杯各強隊出色表演的刺激,世界杯之后,各地的球迷們對中超有了更苛刻的標準,以致稍有不滿,就采用有違社會公德舉止的行動,在中超、中甲近三輪這么短時間內(nèi),連連爆出惡劣違規(guī)違紀之舉,不光疑似青島俱樂部工作人員趁便下場飛踹主裁,而且不久便有女球迷東施效顰,進場飛腳蹬向裁判員,顯示了一種值得警惕的危險苗頭,這恐怕是招致中國足協(xié)如此從重、從快地密集出手的真正原因。
但是,就像長沙金德足球俱樂部領隊金輝說的“沒培訓好裁判,這是中國足協(xié)的義務”,因為“5張罰單都和裁判的誤判有關。如果判罰公平,這些球員、教練難道會冒著被處分的風險去找裁判理論嗎?”這話雖然有些“一面理兒”,但也說出了問題的另一面。
中國足協(xié)今年為轉(zhuǎn)變以往大家對裁判的不滿,在選派裁判方法上進行了轉(zhuǎn)變,所以今年外界有關裁判拿黑錢、吹黑哨的猜忌明顯見少,但裁判隊伍的整體程度卻未見明顯進步,以致裁判因個人才能不足而呈現(xiàn)的錯、漏判,或叫暈哨、劣哨層出不窮,這個義務當然得由足協(xié)扛。在處分賽區(qū)、俱樂部、教練員和球員違紀之舉的同時,中國足協(xié)也該明白:有些事絕不是能一罰了之的。中國裁判程度不進步,一個簡略的、就算大家都可以懂得的判罰失誤,卻能導致比賽成果呈現(xiàn)重大偏差,本該得到的3分或1分變成了零分,為此即使事后處分了犯錯裁判,可它卻仍難以平息蒙冤球隊的怨氣。J082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