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迪一語激起千層浪,關于中國事否應當申辦世界杯,引發(fā)的熱烈爭辯顯然還在持續(xù)。在反對者看來,申辦世界杯勞民傷財,國足的戰(zhàn)績不會因此起色。正如南非申辦絕不只是為了提升南非隊程度一樣,再拿國足戰(zhàn)績不足說事,實在是本末倒置,妄自菲薄。無論哪個角度看,中國都具備了申辦世界杯的條件。一旦再次錯過良機,誰愿意再等十六年?
勞民傷財說站不住
在反對者看來,舉辦世界杯不可能給中國帶來宏大的經濟效益,“舉辦體育大賽賺錢”的想法不現(xiàn)實。換句話說,如果舉辦世界杯,只能是虧本賺吆喝。事實上,這樣的擔心完整過剩。如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樣,中國提出申辦,出發(fā)點也絕非只是為了賺錢。向全世界展現(xiàn)中國的發(fā)展成績,爭取最大化的社會效益,留下可貴的體育精力財富,才是申辦世界杯的意義所在。
承辦世界杯,對像南非這樣的非洲頭號富國,也并非一件易事。但對于中國來說,綜合國力辦賽經驗,都有必定優(yōu)勢。不要說是16年后,就是現(xiàn)在舉辦,也沒問題。無論是球場條件、交通設施、安保,中國目前的水準已超過南非。
按照國際足聯(lián)請求,主辦國必須有10個左右城市要達到舉辦大賽的請求。而目前中國一、二線城市中,即使挑出20個也不在話下。而再經過16年發(fā)展,舉辦一屆世界杯,會讓這些城市背上累贅?熱烈歡迎的聲音恐怕要多于勞民傷財?shù)谋г埂?/P>
民間反對聲被夸張
反對者的另一個論據(jù)是,申辦世界杯缺乏民意基礎,持質疑或反對態(tài)度的人,不少。但不要忘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根據(jù)幾大門戶網站的調查數(shù)據(jù),同意申辦的人數(shù)都超過反對者。更重要的一點是,作為目前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的球迷群體,中國球迷等待在本土觀看世界杯的呼聲之高,前所未有。
一個數(shù)字或許值得沉思,根據(jù)國際足聯(lián)頒布的南非世界杯收視率統(tǒng)計,排名第一的不是巴西、德國、美國,而是中國。對于數(shù)以億計的中國球迷來說,對世界杯的虔誠度,要超過任何其他體育賽事。4年一次,挑燈夜戰(zhàn),半夜看球幾乎成了習慣。如果世界杯來到中國,對普通球迷來說,至少,不用再半夜起床,熬夜看球,這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的幸福。
在北京奧運會取得空前成功后,世界杯已經成為了中國體育人的一個最大愿望。16年后,中國的綜合國力,普通國民群眾的生活水準,顯然要比現(xiàn)在更好。到時候,畢竟會有多少人,去反對一場足球盛宴,光臨中國?
國足遠景大大低估
自家門口搭臺唱戲,不少反對者手里的最大兵器就是,中國足球實力不足,到時候難免丟臉。這樣的擔心,只能用完整過剩來形容。現(xiàn)在離2026年還有16年的時間,如果中國提出申辦,勢必在全社會營造一種積極氣氛,中國足球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支撐。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還在擔心中國足球上不去,只能說是在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
退一萬步說,即便中國足球16年后的程度還是如此,原地踏步。中國隊大不了和南非一樣小組出不了線,這也完整不影響大家在家門口觀賞高程度的比賽。本屆南非世界杯,南非球迷在東道主出局后,熱情不減。嗚嗚祖啦的聲音,依然響徹球場。承辦世界杯,如果只是為了國家隊成績更上一層樓,是否太過眼光短淺?
奧運會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的宏大變更,而中國如果能夠舉辦世界杯,那么展現(xiàn)給世界的必定是一個更加全面的中國,一個各種文化交錯融合,國民群眾和諧相處的中國。一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個是世界上的第一大賽事,很難想象,在世界杯接近百歲的時候,兩者還只能擦肩而過。中國申辦世界杯,正當其時。本報記者 徐東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