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波特的魔法學院一點沒幫英格蘭隊的忙,魯尼失魂落魄的樣子基本不像騎掃帚的青年,倒像是掃大街的工人,球隊所有人都被攝魂怪吸走了靈魂,要不是迪福,日不落球隊日落之前就得回家。
看起來卡佩羅有些憔悴,但沒轍,事實證明金牌教練跟金杯教練含金量還是有差距。我早就說過把英超和英國隊劃等號是不對的,就像反向的例子是你不能把二流的美國職業(yè)大聯(lián)盟跟美國國家隊劃等號。美國足球旗幟性人物多諾萬終場爆射出了美國精力,英國人在喝茶,美國人在快跑,英國人在坐等有些猥瑣意味的小組出線,美國人卻像好萊塢好漢一樣最后一分鐘漂移了足球的南北極。
從過去皮球從頭頂咆哮而來、咆哮而去的長傳沖吊逃離出來后,英國足球一直在尋求歐洲大陸作風,可太多的外援卻讓他們陷入更大的為難,前不承傳統(tǒng),后不啟時尚,同式化的培養(yǎng)模式讓他們不僅人人踢球作風雷同,而且心理也脆弱得雷同,這種圈養(yǎng)方法讓英格蘭一遇大賽便掉鏈子。千萬不要夸張英格蘭足球的剛強,其實那是偽剛強,它擁有的是歐洲諸強里最脆弱的玻璃心。
玻璃心碰上歐洲最剛強的德國鐵血之心是命,誰都逃不過命。大家知道連英國人自己都說“足球就是由22個人比賽,最后由德國人取得成功”。英國人有兩個敵人:德國人;跟德國踢點球。英格蘭唯一值得驕傲的是1966年決賽時的4比2,但那太久遠了,那時除了赫斯基和詹姆斯外好像沒誰出生。無法想像一支長期被稱為世界一流強隊的球隊,可以持續(xù)在1990世界杯、1996歐洲杯、1998世界杯、2004年歐洲杯、2006年世界杯都敗在點球戰(zhàn)上,就像點球失敗的持續(xù)劇。
我嘗試假想英格蘭人這次可以改寫命運,否則就太無趣了。英格蘭隊不能總是扮演世界杯那個賽前喝了膨脹水的怪物,一開賽,本相畢露。我籌備再信任卡佩羅一次,因為他有“捉鬼人”“解咒人”的綽號,他是一個很好的心理師,英格蘭需要的不是最好的戰(zhàn)術,而是一次心理安慰。
如果這樣,德國隊的厄齊爾那腳勁射就很過剩,為什么不去面對美國隊呢,終場哨響,厄齊爾的眼神中露出了不安,其實這支德國隊跟以前的也有很大不同了,你數(shù)數(shù)場上有多少新移民,多少人不會唱國歌,現(xiàn)在這支德國在技巧上似乎更細膩了,但心理上也跟著細膩,失去鋼絲般的神經(jīng),居然點球不進,德國逝世按住英格蘭人的歷史有些恍惚。
謹慎看好,大家不看好的英格蘭隊。也許英德大戰(zhàn),是因果報應。
本報特約評論員 李承鵬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