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體育訊申花官網(wǎng)6月21日消息,經(jīng)歷了三個月的馬德里競技"求學之旅",6月16日中午,由申花選送的兩名"馬競少年"顧斌和徐天沅終于回到了上海。由于世界杯的緣故,馬德里競技的所有梯隊都已經(jīng)放假休息,而他們也得以利用這段可貴的休息時間回國和家人團聚。八月份,顧斌和徐天沅將重新出發(fā),持續(xù)他們的足球幻想。
相比于1997年出生的徐天沅,顧斌的此次回家之旅并不輕松,剛到上海他就接到了國青集訓的通知,這也就意味著,留給他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只有短短的4天。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官網(wǎng)記者與顧斌相約,暢聊他在馬德里的足球生活。
關于西班牙足球——作風的一脈相承
抵達馬德里后,顧斌和徐天沅都是以個體植入的方法進入到馬競各個年紀段的青年隊中,顧斌進入的是U18隊,而徐天沅則是U14梯隊。雖然和在國內一樣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雖然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但是顧斌坦言每一天都能學到了很多受益的東西。
記者: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現(xiàn)在來看,你認為這段時間對你的收獲大嗎?
顧斌:嚴格來說,三個月的時間并不足以產(chǎn)生怎樣的巨變,但是在那里的每一堂訓練課,我都會感到自己在慢慢進步。這種進步不光是技戰(zhàn)術方面的,更多的還是對于足球的認識和懂得。
記者:能具體描寫一下嗎?
顧斌:舉個簡略的例子,西班牙的俱樂部有著完善的梯隊系統(tǒng),每個年紀段甚至還有兩三支球隊,但是通過自己的訓練和觀看別的年紀段的訓練,我發(fā)明教練所尋求的打法和套路都是出奇的一致。他們告訴我,在馬競,從一線隊到各個年紀段梯隊,足球作風都是一脈相承的,一線隊的教練經(jīng)常會和梯隊教練做交換,這樣即便以落后入到一線隊,也能夠確保球員馬上適應球隊的節(jié)奏和作風,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入的。
記者:他們的訓練方法和我們國內有什么不同之處?
顧斌:馬競的訓練非?茖W,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每天訓練前都會有很多綜合練習,包含速度、速率、反應、力量……,而我們國內的訓練在這方面不是很器重。另外他們訓練的強度非常大,特別是對抗練習,強度節(jié)奏和正式比賽沒什么差別,你基本不能開小差,我在的U18就有三支不同等級的隊伍,如果訓練中表現(xiàn)不好的話,那么隨時都有可能被"降級",這種獎懲制度讓每一名球員都會十分認真地看待訓練課。
記者:除了訓練,在那打過比賽嗎?
顧斌:很遺憾,只打過兩場友誼賽。我們的隊伍也是有聯(lián)賽踢的,但是制度非常嚴格,要通過足協(xié)注冊后才干代表球隊打比賽。每次看著他們比賽我心里總是有些癢癢,所以一般球隊去客場的時候我就一個人跑到球場去單練,有時候會參加92年紀段的隊伍和他們一起訓練。
關于異國生活——從一心想逃到不愿離開
19歲和13歲,無論對于顧斌還是徐天沅來說,這都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人、去異國獨立生活。為了一圓自己的足球幻想,他們必須比其他孩子更早地學會獨立、學會和陌生人交換、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從最初的一心想逃到后來的依依不舍,這三個月,除了足球,還有很多東西注定會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留下深入的印記。
記者:聽說你和徐天沅一到馬德里就就地離開了,一個人的生活是不是有些束手無策?
顧斌:是的,一到馬德里我和徐天沅就被拆開了,他住的處所離我有一段距離,我們每天就是在去訓練場的班車上碰頭,周圍就再也沒有會講中文的了。要害還是太陌生了,一切都不太習慣,不到一個禮拜,我們想的都是最好能夠馬上回家。
記者:后來是從什么時候開端適應的?
顧斌:大概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我才慢慢融入到這個集體中。除了西班牙人,我們球隊還有很多來自非洲的小球員,像我的室友就是來自塞內加爾,他非常熱情,在生活中幫了我很多,還和他學了不少西班牙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