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咸清明果相對要復雜些。冬筍、酸菜、豆腐、熏大腸都是常見的咸餡食材,每年清明節(jié)將近,菜場上的這些食材一時倍受寵愛;咸餡清明果和餃子形狀相近,包法也相近,但是清明果面皮不須用搟面杖搟,僅依靠手就可以把皮搟勻搟薄的,這或許也算是南北方做面食的差異吧。
(一)準備工作:
美食材料:
米粉、糯米粉、艾、食用堿
咸餡料:炒熟后的咸餡料
甜餡料:(白糖芝麻)
**把咸餡料切成丁調(diào)好味用油炒熟.
(二)做清明果皮:
1、艾葉用熱水焯 壓出苦汁 放涼水沖洗
****以上過程重復兩遍***
2、加一點堿,沸水煮爛艾連同汁倒入米粉里拌拌勻
3、加入糯米粉 再次揉勻 揉成碧綠的面團(用濕巾覆蓋)
4、搓成條 分成小團 捏成形
圓的是甜餡,餃子形的是咸餡.我包的難免模樣丑!把包好的清明果用旺火猛蒸6至8分鐘即可。
蒸出的清明果稍微帶點黃,婆婆估計是堿放多了.后來向有經(jīng)驗的人請教,竟是堿放少了,沒有把艾葉中的綠葉素充分融解出來。最后我們商定總結經(jīng)驗,爭取明年包出更好看更好吃的清明果。
**糯米粉與早米粉的比例最好是5:6
**揉好的面團要注意保濕保溫.婆婆教我的辦法是把裝面團的盆端在熱水上。